本帖最後由 spetoct 於 2016-3-1 13:08 編輯
( }. d* Q2 D; ^" J
1 ~7 n5 P1 M7 ^& S2 U8 @
# T, E* R* b8 Q! S( q4 F7 v, i, P) ?6 Q
" r7 z1 Q3 v; |5 e
* Z1 ~) k3 n7 p9 W , w/ F7 }/ R& Z% ^/ @
/ w" C2 }9 N, D, _: u3 D& V
6 s) K* |/ o7 R" V
5 ^+ }2 i6 p5 \/ s% C
* h1 P( ~. ~) T4 d: c% M' S1 I6 H' N! o. X1 D# z# J( _! G+ J- p% [
2 d: ^+ f1 T$ [6 g; y, p
& P1 |3 A0 {6 N
, B3 X! I" u% K% I/ M+ K
5 s f' g$ B( h9 X* S
1 B6 S, j4 Q; Y
; S. {% T1 D- t& Z5 U3 {9 O, a2 {3 _
2 f; o* p0 j! E1 |6 i1 Z) K
0 S+ x" T4 |2 I( e P& K5 j. Z" U: p# c9 Y; o" j2 g
摄影师谢尔盖·安纳什科夫伊奇拍摄克里米亚“腐蚀之海”盐滩美景(网页截图) 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4月21日报道,克里米亚摄影师谢尔盖·安纳什科夫伊奇(Sergey Anashkevych)乘坐火车旅行时,曾看到巨大彩色盐滩美景。他随后带着照相机来到锡瓦什湖(Sivash),又被称为“腐蚀之海”。这里曾是苏联时期的盐矿,被废弃后只剩下浅滩和木质建筑。安纳什科夫伊奇从不同角度拍摄到许多美图。 在火车上看到锡瓦什湖的多彩美景后,安纳什科夫伊奇决定探访这里。盐曾是克里米亚最大出口产品之一,占化工产业输出20.6%。尽管已经被废弃,但水依然随着热量蒸发,水中依然可看到生长在旧木梁上的盐蘑菇和花。 “腐蚀之海”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这里散发出的臭味。锡瓦什湖已经很浅,平均深度仅50厘米到1米深。但其湖床淤泥厚达5米,含盐率达87%。这里估计有2亿吨盐。腐蚀之海的面积达2560公里,而盐矿仅占其很小一部分。 在锡瓦什湖废弃的盐矿上,红色的海水与蔚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。这种现象源于水中含有噬盐菌的藻类,每当海水盐度增加时,这种藻类就会迅速生长,进而散发出彩色光芒。这里在当地很出名,但几乎很少有游人到来。 安纳什科夫伊奇说:“这里的空气很潮湿,空气中的盐分很足,为此呼吸起来感觉空气都是咸的。” , k) \; o% d% T
% j9 k( P6 H( D8 s0 I4 @" m2 ?& p1 k8 l; x1 V7 i# Q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