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30|回復: 0

陽間鬼城-酆都城

[複製鏈接]
累計簽到:1488 天
連續簽到:10 天
發表於 2018-11-29 13:01:3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陽間鬼城-酆都城7 u2 R! u3 \9 z4 r6 f, F9 Z& c
( I1 t" J" q) R/ S0 I, P7 |
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優美的平都山,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。根據東漢的《列仙傳》和晉朝葛洪的《神仙傳》書中所言,在漢代,曾有王方平和陰長生等人,棄官到此修道,最後終得道成仙,升天而去。% b6 K% C& e: T2 W) `& ^. @

# _& M! d% l( @$ w* t4 M* e隨著王方平、陰長生二位仙人的名聲日盛,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來拜訪。如傳說中的麻仙姑,就曾來拜訪過王方平,可惜沒遇上。直到現在還留有她住過的“仙姑岩”、“麻姑洞”等遺蹟。. ^9 m8 k4 V+ j+ c7 Z/ G) |" T

+ L% U  S  O5 j' F此外,呂洞賓也曾拜訪過王方平和陰長生。
7 E1 J) v# u& l6 I# n0 \) n, a- @) H- W
後來,“王陰”二仙人被訛傳為「陰王”,又誤作為“陰間之王”,因此他們居住的地方──酆都,進而成為閻羅王所主宰的陰曹地府了。
) R# P3 [) Z# _! a; p/ h7 V; b3 U7 k+ j
東漢末年,五斗米教盛行於四川,而酆都在漢時屬於巴郡,是早期道教的重鎮之一。五斗米教因揉雜了許多巫術方面的東西而被稱為“鬼道”,並將道中的巫師稱為“鬼吏”。8 t" V% c: ^1 I8 T, }
$ s  _8 t* u; [- e0 ]7 ^% W2 r
於是,這種神仙人鬼混雜的道教信仰,促成了“鬼城”的形成。  [3 z$ Z3 W4 y& d

3 U% z7 ]) d3 Y8 ^3 W$ F8 [因此,原來充滿仙氣的平都山漸漸漸地被鬼氣所籠罩了,一大群的陰間鬼神紛紛湧進鬼國的京都──酆都,使這個地方成了陽間的陰曹地府。# I& h; }( c( B( [$ W

6 X& h" r; g6 ?5 d( ]' E2 @鬼城之說日益普遍
1 U" O1 E6 ]) m. h6 `
0 H/ G; p+ Y4 p後來,又加上《西遊記》、《鍾馗傳》等小說的誇張渲染,酆都城是鬼城的說法越來越普遍,假的也成了真的。最後,成了真正的“鬼城”。9 `; P) T& X9 m$ W' X

7 n8 Y3 e: E- S1 W自宋朝以來,人們藉著自己心中對陰曹地府的揣想,在此處修築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築,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實的鬼城。% Y6 v- o/ |8 E! p

; w9 _+ B4 E4 L: o$ J+ w在酆都鬼城中,有各種如陰間的建築,即:8 ~9 N: [+ p! P) z0 E: S
1 c5 X: t; W/ @  f) Y% c3 t# T
(一)路引:所謂的路引,長長三尺、寬二尺,以粗紙印成的一張通行照:上面印著“酆都天子發給路引”、“普天之下必備此引,方能到酆都地府轉世升天”,上方印有閻羅王的圖像,下方印有“酆都天子”、“酆都城隍”和“酆都縣府”三個大印。
+ o3 k; K0 c7 l, X8 k8 Q$ M, D: |( {3 p4 g
人死之後,要到陰間去報到的幽靈就得手持這張閻羅王所發的通行護照,在經過看守鬼門關的小鬼檢查過後,才得以進入鬼國。0 H" `& N0 R: ^( ~( g1 E

) C& P# v$ a0 }從前,許多人為了替自己留一條後路,為自己的身後事打算,於是都到酆都來買路引,希望死後能夠早日超生。因此,酆都的路引大大暢銷,甚至連東南亞國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來買路引。
7 W8 z+ w8 B% n7 e  n3 R
! P4 {; V7 u: ^1 A8 T(二)奈何橋:本叫通仙橋,是明朝的蜀獻王所建的。原意是說走過這座橋就可以得道成仙。可是,後來這座橋竟被改名為奈河橋。0 z+ O5 G0 w% m7 z- C

# m( R9 a+ V. M% f5 k4 p“奈河”是地獄中的河名,在《宣室志》中有一段關於奈河的敘述:
7 b0 w& @2 ]! |, V" N
  M& }: a0 V3 ^$ H8 |( z“董觀行十餘里,至一水,廣不數尺,流而西南。觀問習,習曰:‘此俗所謂奈河,其源出於地府。’觀即視,其水皆血,而腥穢不可近。”# T( R7 `1 O; b1 {' q4 }' M* d

4 q0 ?4 T+ z7 e) b/ p由此可知,奈河是一條來自地獄、充滿腥味、流著血水的河流。5 ~9 n$ _1 \1 w1 u

2 M( z+ ]+ ]8 R) X$ r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橋,就是奈何(奈河)橋。這座橋又窄又險,凡是惡人的鬼魂經過這座橋,都會掉到奈河中,被河中惡鬼毒蟲吃掉。" \( B( x$ i6 I9 h& F3 t
, D( V: b6 w, m/ P- s0 n
《西遊記》中所說的:“銅蛇鐵狗任爭食,永墮奈河無出路。”就是這種情形。可是,如果生前是善人,則可順利通過這座橋,轉世為人。
5 ~6 h/ Y% w  |" s/ W, E
: j9 S4 ]$ y$ Z1 g' Z2 ?8 J就這樣,“通仙橋”這座“仙橋”便成了“鬼橋”──“奈何橋”。8 @: @  H# ~# a2 R" a* {  j

1 {; _2 J; L! d8 A在酆都的奈河橋下開鑿了一個池子,叫做“血河池”。有許多人為了死後能好過些,便到橋前焚紙錢、燒香、施捨財物。& D" l% k/ Q! j2 ]; l, b! V* Y: C
/ J: V0 o# c* o/ Q" e
有趣的是,酆都的和尚尼姑們為了廣開財源,故意在橋面上塗蛋白、桐油等物,使得許多過橋的人常常摔倒;這些人為了消災免害,都大方地佈財獻祭,深怕得罪了諸鬼眾神。) h3 G5 r+ v2 v8 P

: C7 Q" Q5 Y8 w* \(三)鬼門關:據說人死了之後,在進鬼國之前,必須先經過一座陰森森、把守嚴密的關口,俗稱鬼門關。
0 P$ M8 a6 T( L/ r8 @0 D/ O
- s% I* D* T2 `  m# P酆都的鬼門關相當嚇人。從玉皇大殿往上走、就會發現一座黑漆漆的山門,彷彿血銹一般的橫匾上寫著“鬼門關”三個陰森森的大字。這個地方有一大片的參天古木、樹上棲息著一群群的烏鴉,當冷風陰颯颯的吹過,確實鬼氣逼人。$ F4 ]. O7 z: M) {5 D

: B0 Y& D" H4 i0 C" u- N(四)五雲洞:位於三仙樓的東邊,深不見底。據說這裡是成仙的陰長生煉丹之處,也有人說是陰曹地府的入口。
; s  n( D9 W& M) J9 U( G4 f8 x
/ }8 {/ K5 V; U5 \7 f許多來此的香客,都會到五雲洞的入口處焚燒紙錢,然後丟入洞中。因為洞很深,每當香客們將紙錢丟進洞中,一陣陣地風吹來,把紙錢吹得瑟瑟有聲,一旁的山僧就說這是“群鬼搶錢”。
( M: J( }: b7 O4 D/ x9 ~0 i7 j$ v8 D9 t9 d+ M% B. f1 A: E  R
酆都這座鬼城的名堂還有很多,除了以上所說的之外,尚有望鄉台、登天梯、孽障台等。/ P8 ^2 Q0 ^  k2 q. G
; h% h* N! X- q4 M
水陸道場渡餓鬼. j& U$ M) {; q: a+ ^; W
& n( ^$ a" O$ T; w
這裡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層地獄的塑像,同樣很著名。- V& |9 m. q+ S
2 Q0 q  d) |6 `# D
除了酆都之外,還有另一個地方的十八層地獄塑像也非常有名。那就是位於山西省浦縣柏山的東嶽廟。
  m+ r! o$ `( y) }5 C5 V9 X4 @0 {
$ }* v* H8 ]9 w! k* U) E東嶽廟的規模極為宏大,佔地也很廣。廟中有各式建築六十餘座。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層地獄,為了凸顯陰曹地府的特色,這十八層地獄全都建在地下,讓人身歷其境時,有如身在地獄中。
& T( [' ^+ Z' ^6 B# j8 E
- N& {  T+ j7 j# F4 R: p2 T這十八層地獄由十五個孔竅洞所組成,其中有三個孔竅洞分成兩層,總共有十八層。裡面雕塑了五嶽大帝、十殿閻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。6 e1 ~; p, H# M
7 j. y* l/ A+ Q+ f$ b* `% s9 B
除了這些塑像之外,還刻有各種小鬼冥吏、刀山、碾磨、油鍋、鋸解等群像,共一百二十多個。這些塑像可說是目前中國寺廟中罕見的明代泥塑,是極為珍貴的古物。% g% U/ v9 s0 s# `8 B
* b7 e9 e  n$ n$ P- _7 {. h
另外,佛教在舉行水陸道場時所懸掛的水陸畫上,也有關於陰曹地府的描繪。所謂的水陸道場,起源於印度,根據佛書所云:阿難曾經在夜裡夢見餓鬼向他要東西吃,於是阿難就設水陸道場,佈施食物以救渡餓鬼。
1 C/ S4 X: v0 a3 X$ m) q! {7 d4 B+ f. c3 [
後來傳至中國,據說是從南朝梁武帝時代先開始的。根據佛教的說法,凡是被水陸道場所超渡過的孤魂野鬼,都可以免去罪罰而得以升天,因此,一直到後世仍歷久不衰。
& X; U( J, [7 w. i+ ?$ x
+ J- _# K1 W7 F: d' Z* t水陸書上所畫的,有十殿閻羅、六曹四司判官、五道將軍、牛頭馬面、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樣的地獄。
- \, ~3 [0 Z3 p0 }( v$ |/ Z5 ~
3 H' y* P& Y% y/ d6 y+ t3 ~目前傳下來的明代水陸畫以山西寶寧寺藏量最豐,共有一百三十九幅,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文物。
) q! R" g0 O$ F- D7 L
回復

舉報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